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山绿村美民富裕——五山乡箐口村皇冠梨产业发展侧记]

文章来源:弥勒报
作者:张文超
发布日期:2017/12/19
浏览次数:

  2100亩万寿菊投产见效、2400亩皇冠梨完成移栽……如今,一直以烤烟、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作物种植在箐口村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五山乡党委政府引导箐口村委会干部群众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皇冠梨产业,让农民群众从发展绿色产业中实现“增绿又增收”。

  转变思维促调解  千亩荒山变绿洲

  箐口村委会位于五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南方向,距离乡政府21公里,全村辖大箐口、小箐口、法果哨、大麻配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03户,2205人。

  1984年林业“三定”时,大箐口、发果哨两个村小组位于火石坡的山林土地交叉重叠,导致争议不断,市、乡两级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调解,但由于无历史依据存留,调处纠纷难度大,30多年来,1000亩山林土地一直闲置。

  2015年底,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如何把这1000亩山林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助力脱贫攻坚,五山乡党委、政府转变思维,打破常规,果断放弃裁定山林土地界线的传统做法,将焦点转移到以发展促调解上,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群众会议做好党员、群众思想工作,面对极少数思想保守的群众,进行一一走访,并且邀请箐口村委会、大箐口小组老村组干部,带领他们一起到火石坡实地查看地界、进行座谈,从个人到集体认真分析各方利益,衡量利弊,最终党员、群众一致同意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理念来解决山林矛盾。

  2016年11月,该乡引进的弥勒市彝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箐口村委会签订《土地租赁协议》,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党总支(村委会)”的模式培育皇冠梨产业。公司以60万元每年租用费付给村集体,并且每5年递增10%,合作期限为30年,促进村组集体经济发展。30年租期满后,地上所有附着物交由箐口村委会经营管理。同时,群众通过发展皇冠梨种植、到皇冠梨种植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目前,火石坡1000亩闲置的土地被一棵棵栽种下的皇冠梨树苗覆盖,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龙头带动显成效  群众致富劲头足

  企业的示范带动,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大家对发展皇冠梨产业热情高涨,充满信心。

  今年一打春,大箐口村小组村民杨尚鹏就利用自家土地栽种了10亩皇冠梨。他说,连老板都敢栽1000多亩,我们为什么不敢,以前靠栽烤烟、玉米只能糊糊口,要想致富,就要敢于尝试,我相信皇冠梨产业能让我们致富。

  箐口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志鹏介绍,目前,箐口村共有200多户农户参与皇冠梨种植,最多的种了20多亩,少的5亩左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皇冠梨种植中除了优惠树苗钱外,村委会还动员他们以政府补助的每户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成立合作社,共有138户成为了合作社成员。

  一花引得百花开。与箐口之相邻的舍姑、四家、觅利3个村委会打造连片皇冠梨基地,全乡现已栽种皇冠梨2400余亩。按3年挂果,5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4至5吨,市场价5元/公斤计算,预计亩产值达2多万元。

  箐口是五山乡缺水最为严重的村委会,要发展产业,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去年,在扶贫挂联单位州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员的协调下,争取到4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共投资612.93万元实施箐口村委会提水工程。工程完工后有效解决灌溉面积3200亩、箐口村委会新种植1000亩皇冠梨用水,解决箐口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554户2205人1630头大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州委组织部驻村干部还积极参与协调乌箐公路建设项目1185万元、协调箐口村委会皇冠梨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万元、“一事一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350万元、美丽定居乡村省级重点村补助资金45万元、农村活动室和老年活动场所项目建设30万元。

  除此之外,五山乡党委政府以大箐口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契机,结合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村内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0盏,绘制富有民族特色的墙体壁画3000平方米,改善村组人居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几年的箐口村,既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美景,又有厚重浓郁的民族风情,山绿、村美、民富的特色生态乡村已见雏形。

阅读下一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更是一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