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清单式”制定责任标准增强“执行力”。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管理和台账纪实制度,制定《弥勒市“基层党建提升年”实施方案》《弥勒市“基层党建提升年”重点任务项目清单》等“一方案四清单”和33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清单,年末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工作,用述职评议、问责通报倒逼从严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办事。
“覆盖式”保障党建经费增强“凝聚力”。市委切实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领域党建工作经费,农村党组织按照每年每个党总支3万元,每个党员100元的标准落实经费;社区党组织按照每年每个党总支10.5万元,每个党员100元的标准落实经费;“两新”组织党组织按照每年每个党委1万元,总支5000元,支部3000元,每个党员100元的标准落实经费;机关和学校党组织分别按照每年每个党员100元的标准落实经费,确保基层组织有钱办事。
“保障式”落实待遇标准增强“驱动力”。将村(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一肩挑”定期补贴保障到每月2050元,委员定期补贴保障到每月2000元;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定期补贴保障到每月1550元,书记、主任、村监委主任定期补贴保障到每月1450元,副书记、副主任定期补贴保障到1400元。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小组长、副组长定期补贴保障到每人每月至少180元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定期补贴保障到每人每月100元。实行离任定期生活补助,对任职时间满18年至33年的村(社区)干部离任后以最后一个月补贴为基准每个月分别给予50%-100%的生活补助费,确保基层干部在岗有盼头、退岗有所养,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提升。
“规范式”明确工作标准增强“推动力”。制定推行《弥勒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3个层级制定不同标准,按照党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党内政治生活、便民服务、场所建设、制度机制等9个项目制定38个具体建设标准。实施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节点,整体提升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学校等各领域基层党的建设标准化水平。通过推进标准化建设强化活动场所阵地建设,2017年全市共投入1.02亿元建设302个村级活动场所,全市已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007个,实现村村寨寨有活动场所,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地办事。
“引领式”突出行动标准增强“组织力”。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基层党组织5项重点任务,突出政治引领功能。市委下派2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62名工作队员深入贫困村开展服务工作,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投身扶贫攻坚工作,奋力确保2017年底实现1个乡镇脱贫摘帽、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9262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依托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强化农村“明白人”“带头人”培训培养,全面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500万元,探索“基层党建+农村电商”的模式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全市建成94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代销代购服务2.7万余次,为农户增加收入205.7万元。
阅读下一篇
高度重视早部署。召开部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网上党支部建设工作,纳入基层党建提升年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重要任务目标,制定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方法步骤,依托党组织和党员数据库开展党员和党组织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建立完善弥勒市党员电子身份信息库,为推进网上党支部建设工作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