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点进来,一起遇见“熊霸霸”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7/17
浏览次数: 次
不论是充满人情味的《深夜食堂》
还是幸福满溢的《孤独美食家》
每一道菜都是一个故事
都让我们对食物与人的关系
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
总在假想身边也有这样温暖的餐厅
它不必华丽但却像家一样亲切
每份食物都精致到恰当好处
舌尖一碰就能懂得它的满满诚意
△熊霸霸餐厅
餐厅地标——弥勒小火车头商圈,300m转角处你就会发现“熊霸霸”的标志“大熊掌”。走进餐厅,北欧与工业风相得益彰的装修,让人眼前一亮,这使团团迫不及待想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等待着老板过来向我们推荐他的菜品。美食能带来全方位的,最真切的快乐。团团觉得能做出一手好菜的人,必须是从骨子里爱美食的人,是能从付出中体会到快乐的人。美食和感恩有着特别深刻的联系。对自然,土地的感恩,对收获的感恩,对得到的关爱感恩,这些都能通过用心准备一桌美食,会得到无以复加的快乐。
△每天都是高朋满座的熊霸霸餐厅
1
新派私房菜餐厅
我叫熊霸霸
“熊”是熊霸霸创始人张云峰最喜欢的动物,熊在动物界里是也是出了名的吃货,对吃的东西很挑剔也很讲究,为能寻到自己心爱的食物可以不择手段直至吃到为止,此乃真吃货也; “霸霸”谐音“爸爸”(此爸爸非彼爸爸)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可解释为当你或者你做的一件事到达了 一个世人望尘莫及的领域时,便可将之称为“霸霸”。这也是创业者张云峰所追求的:无论做什么,都希望把他做到最好;“Bear&Bar”:中文翻译为“熊吧”,Bear-熊,Bar-酒吧、咖啡吧、休闲吧、各种吧,可做“霸霸”谐音。
作为新派私房菜餐厅,在原材料的采购上,熊霸霸一直只选购本地的时令新鲜食材,鸡蛋都是张云峰亲自去山里拿的土鸡蛋,这些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运营成本,餐厅经营利润微薄。但张云峰觉得,初心即是如此,会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把最好最安全的食材带给大家。
△熊霸霸特色菜品
2
两次创业失败
业余爱好 助推创业之火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熊霸霸餐厅虽处小火车头商圈,但位置不便寻找,很多食客都是慕名而来的,餐厅里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做餐饮已经是张云峰第三次创业了,在此之前的两次创业都均以失败告终。张云峰说,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吃货,平时在家也喜欢钻研美食,对吃的东西也很挑剔,钻研制作的菜品也得到了身边亲朋好友的认可。在2016年3月份两次创业失败后,张云峰又开始了全新的创业之路,这次创业张云峰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办了熊霸霸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3
努力奋斗的80后青年
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社会学家把二战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80后”一词作为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名词。出生于80年代末的张云峰,和很多8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年少时也崇尚自由,不喜欢受管束,不甘于向生活服输或低头。 张云峰说:“虽然现在80后都已不再年轻,绝大多数人早已为人夫为人母,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在生活中学会成长,抛弃了那昔日不切实际所谓的崇尚自由,更加的脚踏实地。但在每个80后的身体里,都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和众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大学毕业后的张云峰在律师事务所和私企工作过,也做过销售、采购、行政等工作。2015年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之后又开设了自己的影像传媒公司。2016年张云峰总结之前工作及创业的经验,认真对弥勒的餐饮市场进行调研后,制定了一系列适合自己餐厅经营发展的长远方案,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创业之路。
△熊霸霸特色菜品
张云峰认为传统的餐饮行业经营模式过于死板,已经满足不了大众消费的胃口,他要做一个如家一般温暖有故事的餐厅。张云峰把“顾客即是上帝”作为自己的经营标准,他认为既然自己选择了餐饮服务行业,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顾客,无论遇到哪一种顾客,作为餐饮人都要给每一位顾客最好的体验与感受。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一道菜品,聊一个故事。“熊霸霸”不仅是一个有温度的餐厅,也是食客温暖的家。
△熊霸霸特色菜品
5
创业小困难
成就大动力
每一个光鲜的创业者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熊霸霸当然也不例外,餐厅创业初期,创业经费紧缺,为了节省开支,店里的装修与布局很都是在餐厅装修布局上张云峰更是亲自上阵,小到一盆盆栽,大到餐厅设备,张云峰即当设计师,又当装修工人、搬运工人;熊霸霸餐厅至今没有重新改建一个宽敞规范的厨房,也没有招聘太多工作人员,餐厅的工作人员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老板即是员工,员工亦是老板。这些困难在张云峰看来都只是暂时的,他相信有信心、有决心、脚踏实地用心做事,小困难也可以成为大动力!
△熊霸霸餐厅
6
“熊霸霸”
和他的创业分享
说到创业经验,熊霸霸张云峰说:“我并非是什么成功人士,只能说结合我前两次创业都失败的惨痛教训,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在选定好创业项目之前,都应该先考察市场。项目有没有潜力?需要多久才能见到成效?市场有没有饱和?这个项目有多大市场?投资成本需要多少?回报有多少?风险是否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你自己是否擅长这个领域?有没有国家相关补贴政策?这些因素都是你从一开始想创业就应该考虑到的。选对了项目你仅仅只是开了一个好头,后期的努力以及你如何运营如何发展同样重要。只要用心了,就不怕做不好,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就去跟风创业,而是应该有理性的去看待创业。创业初期大家都会很有激情,创业艰难,起步更难,但是如何持久坚持下去确是很难的。很喜欢马云的一句话:‘生活比创业更重要,创业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精彩,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机会。’梦想并不遥远,我们正在路上!”